引力无处不在,它是万物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每天踏实地站在地面上的原因。但是引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引力无处不在,人们对此太习惯了,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引力的相关特性。如果你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古人社会,问当时的人们“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这样的问题,他们肯定会以为你疯了,然后把你送到疯人院!
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被苹果或者其他物体砸中过?肯定不计其数,但又有谁会去思考“物体为什么会落下砸到我,而不会飞到天上”呢?普通人被物体砸中会是什么反应?很生气,然后开始一顿臭骂和抱怨。当然,这也是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刚才说了,只有“疯子”才会有非同寻常的反应。
但是,万有引力理论有一个致命的瑕疵,其实牛顿本人也明白:引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万物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引力?
这个难题留给了同样伟大的另一位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191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在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论性原理的前提下,提出了伟大的广义相对论。
这里重点说一下等效原理,认为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等效,引力与惯性力等效,从而把狭义相对论中的惯性系扩展到所有参考系。
爱因斯坦已经知道有质量的物体也拥有能量,会让周围的空间发生弯曲变形,同时扭曲时间。在这样的时空里,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学不再适用,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数学工具来解决弯曲时空的问题,这就是闵氏几何,描述的是四维时空,把时间也描述为一个维度。
引力场方程非常复杂,很难准确求解,即便是爱因斯坦,也是用了近似的方法从引力场方程中得出了很多预言。
有几个事实可以说明这点。
第一,水星轨道进动问题。
1859年,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万有引力计算水星轨道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水星在近日点的实际观测进动值比理论计算值稍快,尽管误差很小,每100年才快了38角秒,但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然,他并没有怀疑万有引力,毕竟当时的物理学界早就视万有引力为“神明”,而是怀疑太阳和水星之间还有另外一颗行星,影响了水星的轨道。但是天文学家们一直没有找到假想中的另一颗行星
第二,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会发生弯曲,也就是所谓的“引力透镜效应”。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时,会沿着被天体弯曲的时空飞行,产生引力透镜效应。
第三,引力红移。引力红移也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当光线从引力场逃逸时,会失去能量,波长会变长,发生引力红移。
2015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终于探测到了遥远天体碰撞引发的引力波,之后又多次探测到黑洞碰撞引发的引力波,也验证了爱因斯坦提出的时空弯曲理论。
此外,广义相对论还做出了很多其他预言,比如说黑洞,奇点,事件视界,引力会让时间变慢等,都被科学家们相继验证。
说了这么多,既然时空弯曲的概念这么有用,这么精确,是不是说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错了?为什么不用时空弯曲完全取代万有引力理论呢?
科学,虽然是很严谨的学科,但终归要回到实用性,也就是要走进人类,为人类服务。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而时空弯曲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也是如此,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引力和时空弯曲或者引力场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万有引力在弱引力环境下很适用,很精确。而到了强引力环境下,万有引力的误差就比较大了,就必须用更精确的引力场方程了。
最关键的是,万有引力公式如此简单,初中数学水平就能求解,而引力场方程太复杂了。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统治我们生活的仍旧是万有引力,火箭发射,卫星上天,汽车火车的行驶,用万有引力就足够了,没必要用更复杂的引力场方程!
打个比方,引力场方程就相当于高等数学,而万有引力就相当于小学数学的加减法。平时生活中买菜啥的,谁会用到高等数学呢?
不过一旦上升到宇宙的高度,尤其是研究强引力环境下的天体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就失效了,必须用时空弯曲的概念去分析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