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太行山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这里蕴藏着丰饶的地质宝藏,这里至今还升腾着一个个美好的传说:女娲娘娘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神农在这里以身试毒尝遍百草;愚公更是为了后世子孙的生活在此凿洞移山……
太行山以它独有的方式守护着中华大地上勤劳朴实的人们,直到现在人们对这片土地仍饱含着敬畏之心,有很多未解之谜至今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有数不清的山脉蜿蜒在大地上,但为什么唯独是太行山能够撑起中国的脊梁,为什么只有太行山能独占中国百姓的心尖上。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太行山山脉承接着纵观南北的腰线,成为划分高原和低地的重要界限,因此从广义上来看,太行山并不是一座山,在太行山山脉沿途囊括了很多名山大川,它是链接了河南、河北和山西的家园,它更像是母亲一样守护着华北大地。
在河南西北部太行山的最深处,这里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四季调转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春天万物复苏之际,当外界春意盎然,这里却滴水成冰;冬天外界冰冻大地之时,这里却又泉水叮咚一片生机。
为了保护这种独特的自然现象,这里至今都没有对外开放,因此外界并不熟知,只有少数的探险爱好者因偶然的机会,涉猎过此地被这里的另一个世界所震撼,留下过只言片语。
猪叫石头的传说
在太行山诸多的传说中,有一块名叫“猪叫石”的传说,至今还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保护着中国大地。
根据民间传闻,当有大事要发生的时候,当地百姓都能听到猪叫石发出叫声,有时是高亢的叫声,有时是低沉的嘶吼。
当地百姓根据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得出一套不成文的结论:当有好事要发生时,猪叫石的声音就会呈现高亢的状态,像是人类高兴时的欢呼跃跃;而当要发生不好的事情时,猪叫石的声音就是低沉的状态,像是人类悲伤时的哀鸣悲痛。
后来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考证,猪叫石声音的高低和发生的事实都出现了不谋而合。相传当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前的半个月,这块猪叫石也发出了叫声。
当地老百姓推测最近一定会有大事发生,但是猪叫石只能发出警示的声音,却无法告诉人们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因此人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做防范。
关于猪叫石能发出“预警”的传说后来经过证实,声音和石头所处的地形以及地下运动有关,但是没有人去主动戳破这个事实,因为这关乎老百姓心中美好的夙愿。
但是关于那场地震,带给人们的伤痛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汶川地震中有高达六万多人在一瞬间失去了生命,那是很多人不愿提起的回忆,至今仍有人没有从那次事故中走出来。
然而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智慧,有时候大自然会用另一种语言向我们倾诉,在大地母亲身上所要发生的一切,这其中也包括那场地震。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地震发生之前的几天里,根据当时的幸存者回忆说,他们看到过天空出现像鱼鳞一样的云朵。
还有时不时闪现的光晕,老人觉得这是不祥的征兆,但是很多年轻人却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还以为见到了祥瑞。
关于地震云像“鱼鳞”的说法,科学家们已经给出过相关解释,很多日常中我们看到过的鱼鳞云其实并不是地震云,它们只是很普通的高积云。但是如果在云端看到地光的出现,则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这种自然现象并不容易出现,因此不容易被弄混。
另一方面如果家中养了宠物或者家禽的,他们的“语言”也要注意倾听,因为大自然中的动物本能比人类的感官更敏锐。
它们如果突然之间的发生异常反应,比如每天正常吃饭的突然不再进食了;比如平时情绪稳定的突然变得躁动不安了,这些都说明它们可能是感知了什么。
因为大多数的自然灾害都和地壳运动有关,地下发出的轰鸣声我们人耳是听不到的,但是它们却能感知到,我们在排除它们自身身体原因之外,就要考虑是否会有灾难发生,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尽量选择没有建筑的空旷地方躲避。
救了2300人!
在这一点上四川绵阳桑枣中学的原校长叶志平就做的非常好,他曾经凭借一己之力救下了2300名学生,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清点全校师生人数,全校无一人伤亡,最终他流下激动的泪水。
但是叶志平知道,如果不是平时的严加防范,在这样大程度的自然灾害面前,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到救活两千多条生命的。
叶志平在地震来临前的几年中,不断地对教学楼进行加固,他甚至自掏腰包补贴学校的安全培训,尽管在当时他的行为被很多人嘲笑,但是在他的观念里,在自然灾害面前防患意识再多都不过分。
如今被叶志平救下的这群孩子们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受到叶校长的影响,或许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培养了防患意识,亦或者他们现在也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着周围的人。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如今对于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已经有了更高科技的监测仪器,为我们在灾难来临前增加了逃生的机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增加自己的危机意识,培养自己灾难来临前躲避风险的能力以及自救的能力,更要相信科学,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随意制造恐慌。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5158205548610075
本站文章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已注明出处。 未注明原文出处皆为原创文章,转载同样请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