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证明,我们所处的宇宙实际上“不是真实的”?!
这个结论来自量子力学近50年的研究发现:在微观尺度上,物体的属性在被测量之前是不确定的,而是所有可能的量子态的叠加。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观察,物体的属性不能被确定,而是由各种可能性共存决定的。
你可能听说过量子物理,它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比如原子、电子、光子等等。量子物理很奇妙,它告诉我们,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宏观物体的行为很不一样。比如,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处于两种状态,比如同时上下旋转,或者同时左右移动。这就好像一个硬币可以同时是正面和反面,或者一个人可以同时在北京和上海。这种现象叫做叠加态。
非局域性很神奇,它让我们感觉到微观世界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联系,而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解释它。这就让我们不禁怀疑,我们看到的物理现实是否真实存在?或者说,它是否只是我们用仪器测量出来的结果?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有些人认为,非局域性只是一种数学上的奇怪现象,并不代表真实的物理过程。他们认为,微观粒子其实有一些隐藏的因素来决定它们的属性和行为,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这样的理论叫做隐藏变量理论。
但是,隐藏变量理论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它必须放弃一个很重要的假设:测量独立性。这个假设是指,隐藏的因素不会受到我们用仪器测量时候的影响。如果放弃了这个假设,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无法自由地选择测量什么和怎么测量。
另一些人认为,非局域性反映了微观系统之间存在一种更深层次的整体性。他们认为,微观系统不是由独立的部分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有一种内在的关联,而不需要任何外部因素来介入。这样的理论叫做全息原理。
这是一个深刻颠覆常识的发现。
它意味着我们所谓的“现实”实际上是多种可能的叠加态,而在没有观察的情况下,它们都存在,而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只有在观察发生,不同的可能性才会“坍缩”为某一个结果:即一个量子态被选中,其他则消失。
而这使得“现实”这个概念变得摇摆不定,因为在微观尺度上,属性似乎不能独立于我们的观察。
这对我们日常宇宙理解的影响深远。
举个例子,我们生活在宏观世界,认为苹果的红色性质是客观真实的。但在量子尺度上,如果没有观察,这个属性实际上是不确定的,处于可能是红色、可能是蓝色的叠加态。这自然使我们对“真实性”的看法受到质疑。
当然,这个例子本来就有点问题,因为颜色本质上也不存在,只是大脑对电磁波的二次构建和想象。这个例子类似薛定谔的猫。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我们的日常世界不会突然变得不真实。量子效应仅在微观尺度显现。
只是,它带来的哲学影响是巨大的:这一发现揭示了量子世界的奥秘,但也让我们对现实提出疑问。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也非常折磨人类那些最厉害大脑的话题。
纵观历史,物理学的新发现每每带来令人惊讶的思考潜能,让我们在现实与可能、定性与叠加、观察与存在之间不断思索。
也许,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神奇的“量子现实”中。
你觉得我们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么?
并不是被模拟的么?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2781487125210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