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黑客帝国》《盗梦空间》之类的科幻电影,讲述着一个人生活在完全虚构的世界里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庄子梦蝶的故事。庄子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醒来后陷入了沉思,到底是他作为一个人梦见了蝴蝶,还是作为一只蝴蝶梦见了人生呢?
四百年前,笛卡尔也产生了类似的思考:如何证明“我”真的存在呢?最后他说出了那一句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套用在庄子梦蝶的故事里,如果庄子是蝴蝶,是不会思考自己有没有在做梦这个问题的,所以他作为人的时候思考了这个问题,证明蝴蝶是梦境,人是真实的。
早在1989年,著名物理学家惠勒就曾经提出一个概念:从根本上说,宇宙是数学的,它可以被看作是从信息中产生的。他由此还提出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它来自比特。
还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赛斯·劳埃德也提出:整个宇宙可能就是一台极其巨大的量子计算机!
我们知道,计算机的世界有一个最基本的单位:比特。我们现在拥有的庞大的计算机和网络世界,其实就是无数个比特的信息叠加起来的。
另外,物理学家一直在探寻着宇宙的最基本粒子,比如夸克、电子、光子等。我们看到的这个复杂的世界,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些粒子堆叠而成的。这么看来,我们这个宇宙也是像素化的,这不就是和计算机世界一样了吗?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并且告诉我们在黑洞强大的引力作用下,附近的瞬间甚至也会变慢。有科学家提出:这不正对应着计算机处理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吗?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真的处于一个虚拟的世界,要怎么才能知道答案呢?
最近,科学家提出的质量-能量-信息(M/E/I)等价原理或许能够对此有所帮助。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也就是E=m*c^2。他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谓的质量,其实就是物质,也就是说,我们看得见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看不见的能量。
朴茨茅斯大学的物理学家梅尔文·沃普森一直认为,信息很可能是宇宙中物质的第五种形式。他还认为,宇宙中每一个基本粒子都携带一定的信息,他还试图对此进行计算,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
在实验中,他们将基本粒子及其反粒子放在一起。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它们就会发生湮灭的现象,将质量转化为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发射出来的光子,就携带着粒子内部的信息,它们在湮灭的过程中被消除。
还有一位名叫约翰·巴罗的已故物理学家曾经指出: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世界里,那么这个世界难免会出现一些bug,导致计算错误,而控制这个世界的高级文明需要有“程序员”来修复这些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在拥有了计算机技术之后,才想到人类可能处于计算机的世界里的。在拥有这项技术之前,人类只能像庄子一样设想出梦境。或许未来科技进一步发展,又有其他的虚拟世界技术出现,又要进行另一番思考。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高级文明为我们设计出来的虚拟世界,是我们完全无法了解的一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