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说,动物之所以长得千奇百怪,是因为它们尝试在各种形态中寻求最好的姿态,而在现存的食肉的哺乳动物当中,猫科已经足够完美。
其它如犬科、鼬科这些食肉动物大族,它们身体结构上的优点,猫科动物身上都有,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这就要从猫科的进化之路开始说起了
在2500万年前的欧洲原始森林中,生活着猫科动物的共同祖先原猫,又叫始猫或原小熊猫。体型比现代家猫稍微大一点,有着可伸缩的利爪,擅长在树上攀爬跳跃。
原猫的信仰是做一只纯粹的食肉动物,以至于后世的猫猫们退化了唾液中能够分解植物的淀粉酶,将味觉中的甜味也一起摒弃,从此只知道肉是最好吃的。
此时的原猫个子小小,还没有在肉食界争雄的能力。统治地球的霸主是两大家族,猫型亚目和犬型亚目。
猫型亚目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与今天的猫科定义有所不同,其中的代表猎猫科,是和现代猫科趋同演化的最大竞争者。
猎猫科本是与犬型亚目的犬熊科相互制衡的存在。可渐新世到早中新世,全球的气候一直呈现变冷的趋势,使得这些诞生于温暖密林的短腿猎猫无法忍受。
最后亚欧与北美的所有猎猫科灭绝,只有一些逃到了非洲大陆。犬熊科成为了遗留的霸主。
看着猫族衰亡,犬族兴盛,小小的原猫不甘没落,立志要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争一争霸主的地位。
于是子孙后代不断朝着体型更大,耐力更强的方向进化。
到2000万年前,第一只最有杀伤力的后代——假猫登场。假猫不假,比原猫体型大,演化出初具雏形的剑齿。
继续演化300万年,假猫中出现了一只重50公斤的超猫。超猫作为第一只跨出家门的猫,在1700万年前踏入了北美洲的土地。
当时的北美大陆群兽环伺,一代霸主犬熊实力不减,当地土著犬科,现代熊科的亲戚半熊也是不好惹的存在。
但当时的超猫并不怂,它们在这片土地上韬光养晦,不断进化,到了1300万年前,诞生第一只称为虎的物种——平原猎剑虎。
当时的平原猎剑虎还不足以称王称霸,变大变强的进化依旧是未完成的使命。200万年后,体型更大的海滨猎剑虎横空出世。
这依旧不够,直到900万年前,猎剑虎一系进化出了第三代匕齿猎剑虎。这一次,猫族终于开始反抗。强大的匕齿猎剑虎将当初的霸主犬熊赶出了北美,将当地的犬科彻底碾压。
称霸世界的剑齿虎家族
曾经继续留在欧洲的族群,也进化出了剑齿虎属和副剑齿虎属两个初代族群。
其中剑齿虎属开创了剑齿虎亚科的三大流派之一“短刀流”。明显特征就是没有特别大的剑齿。
第一代“短刀流”的新星影匿剑齿虎还保留着剑齿弧度小、下犬齿较发达的祖辈特征。不过这已足够揍得“旧王”犬熊满地找牙。
到了900万年前,第二代“短刀流”近剑齿虎属出现,东亚的恐剑齿虎、欧洲的巨剑齿虎体重已达到400公斤,体重更大,杀伤力更强。
进入非洲的一部分演化出了力量强大的勇剑齿虎和速度敏捷的迅剑齿虎。
这些大猫们在旧大陆建立霸权后,开始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演化出了科罗拉多剑齿虎,与当年进入北美成功登顶王位的匕齿猎剑虎相见。
此时的匕齿猎剑虎坐久了王位,早没了当年忍辱负重一路进化碾压群雄的魄力。
最终在650万年前,匕齿猎剑虎一系被来自老家的同胞们夺走王位,全员灭绝。
就在这时,当年争雄的霸主之一猎猫,败走非洲后演化出巴博剑齿虎,卷土重来,誓要夺回曾经的霸主地位。
由于体型尚小,身居王位的近剑齿虎属并没有把这些曾经的败者放在眼里,直到它们演化出体型与大型猫科差不多,有着巨大剑齿的弗氏巴博剑齿虎时,猫科终于对它们进行的围剿。
最终并没有东山再起的励志故事,已经衰落的猎猫一族再怎么努力,仍旧逃不过失败的命运,全员在600万年前灭绝。
至此,地球上猫科成了这片土地唯一的霸主。
此时另一个初代族群副剑齿虎开始登场了。
副剑齿虎是另外两个流派“隐刀流”和“长刀流”的直接或间接开创者。
“隐刀流”是没有特化上犬齿的中等体型剑齿虎亚科动物。“长刀流”则有着锋利修长的剑齿。
“隐刀流”中的代表是后猫属和吉猫属,它们迅速发展,很快占据剑齿虎家族的半壁江山。
约530万年前的中新世前最末期,全球气温急速变冷,近剑齿虎属,以及后来“隐刀流”中的后猫属、吉猫属相继灭绝,余部只能逃往非洲避难。
到了上新世初期,带着家族重任的“隐刀流”后来者恐猫,在非洲大陆延续着家族血脉。
这时候人类祖先开始下地,因自身弱小,备受恐猫欺凌。
到了420万年前,“短刀流”演化出了新的物种锯齿虎。锯齿虎走出非洲,问鼎亚欧大陆,接着继续踏入北美。
这时,第三个流派“长刀流”在非洲登场了,代表物种是巨颏虎。巨颏虎也是怀抱着称霸世界的野心,它们走出非洲,进军亚欧大陆,最后也是向着北美进发,并演化出了刃齿虎。
在大型猛兽称霸之时,一个中等体型的剑齿虎独立分支真猫开始暗中发育,很快发展出了八大支系。
最先发展的是约500万年前的豹支系,分为体型中等的云豹属和体型更大的豹属。
这些豹支系一些留在亚洲,进化出了高原布氏豹,留在高原的布氏豹进化成了如今的雪豹,走下高原进入丛林的,进化出现代虎的祖先中华虎。
进入非洲的豹属进化出了现代美洲豹的祖先冈巴佐格豹。在200万年前,它们开始进军北美,演化出了奥古斯塔美洲豹,随后继续进入南美,演化成现代美洲豹。
另外350万年前,真猫的另外一个支系猎豹支系演化出了巨猎豹,它们是如今猎豹的祖先。
除了大型支系,小型的猞猁支系、金猫支系、狞猫支系,猫支系等也开始崛起。
180万年前,真猫一脉在非洲出现了两个大体型物种豹与狮。有了这两个物种作为主力,真猫一族开始向当时的霸主剑齿虎一族发起决战。
最终,100万年前,恐猫灭绝,锯齿虎、巨颏虎也逃出非洲,真猫获得胜利。
成为非洲霸主的狮子在70万年前冲出非洲,演化成体型更大的洞狮,将巨颏虎打到灭亡。
至此,剑齿虎一族只剩下锯齿虎与洞狮抗争。40万年前,逃到亚欧大陆的锯齿虎被迫逃到北美。
锯齿虎一直坚守白令路桥,直到16万年前,狮子才攻破防线,进入北美,在北美继续演化出400公斤的拟狮。
在必争之地的北美,狮子遇到了巨颏虎进化的后代刃齿虎。
在最终一战到来之际,老天继续将寒冷降临大地。2万年前,末次冰期进入最盛,草原变成了冰原。
在这些野兽们争夺霸权的时候,新的霸主出现了。那些曾经还是恐猫口中食物的猿人,带着兵器和火焰,走入了这片战场,成为新的主宰。
12000年前,在老天的严寒和早期人类的武器之下,北美晚锯齿虎、致命刃齿虎、拟狮、惊豹。亚欧大陆的巨猎豹、洞狮、洞豹等相继灭绝。
朝着更大更强进化的猛兽,最终败在了朝着智慧进化的人类手上。
至此,整个剑齿虎亚科,和半数真猫全部灭绝。余下的真猫,成了如今所见的猫科动物。
若非人类的出现与自然气候的变化,猫科动物在地球上,或许仍有许多传奇。
在原猫只能弱小地躲在树上的时候,世界的霸主犬型亚目,为何在后面干不过猫?
我们来对比一下如今的犬科和猫科,看看两者的差异。
狩猎的时候,猫科动物一般单独行动,而犬科则是成群活动。这使得猫更加依赖于自身,而犬科更加依赖于群体。
因此,为了有更多的力量捕捉猎物,猫科的肌肉密度比犬科高。这里的肌肉密度是指肌肉组织中特定体积内肌肉纤维的浓度。
猫科的肌肉密度高,每单位肌肉质量的肌肉可以施加更多的力。导致更大整体力量比。
其次,为了给紧密的肌肉提供支撑,猫科的骨头结构也更加的致密。
在与其他动物战斗时,猫科也可依靠骨骼结构的力量来吸收分配冲击,减低受伤的风险。
致密的骨头结构也对猫科的攀爬提供支撑。
开篇所说,猫科动物无论大小毛色如何变化,样子永远都是那张圆脸。这与千奇百怪的狗子形成鲜明对比。
仔细观察猫与狗的脸,会发现猫为圆脸,狗为长脸,是因为猫的嘴巴比狗短。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猫咪的牙齿相对于狗来说要少。根据杠杆原理,嘴巴前端的咬合力较弱,为了提高咬合力,猫科舍弃了那些牙齿,嘴巴也变短了。
犬科的长嘴可以装更多的牙齿。在群体狩猎时,长嘴更容易咬到猎物,咬不死有同伴补刀。
而猫科必须将猎物一击毙命,不光牙齿,它的下颌肌肉的排列,也很好的增加了咬合力。
除此之外,大多猫科的爪子可以伸缩,这样有助于减少磨损,保持锋利。锋利的爪子也是它们攀爬的主要工具。
而犬科的爪子不能伸缩,很少作为攻击的武器,适用于在追逐猎物时进行稳定的奔跑。
猫科与鼬科
犬科干不过猫科,这是刻在DNA里的。那么猫科真的无敌吗?
一句“同型的鼬科比猫科强”的假设推翻了猫科无敌的观点。这种假设的提出,来自于一种名为渔貂的鼬科。
渔貂并不吃鱼,也不生活在水边,而是栖息于温带的针叶林和混合落叶林中,食物主要是一些小动物和腐肉。
渔貂的两个战绩是智斗豪猪和杀猞猁。
面对浑身是刺的豪猪,渔貂对其进行挑逗,在它们放松警惕时,冷不防地将其翻身,在没有刺的肚皮上豁一个口子。
捕杀猞猁时,则是趁它们睡觉的时候,悄悄靠近,然后一口咬住脖子使其丧命。
正是这一壮举,便有了鼬科比猫强的言论。
但渔貂靠偷袭得手,猞猁没有正面对抗暂且不说。光论两个对比的物种,就有失偏颇。
渔貂所捕杀的猞猁属于加拿大猞猁,加拿大猞猁身子纤细,后腿长于前腿,这种身材适合抓捕野兔等小型动物,战斗力在猞猁家族中属于最弱的,若是换成能够杀死鹿和狼的存在,结果就不一定。
而渔貂的战斗力在鼬科中却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两者一对比,有种田忌赛马的感觉,第一场下等马对上等马输,但最终还是田忌赢。
只有9.6公斤的短尾猫也曾杀死渔貂、臭鼬等鼬科动物。
就像平头哥蜜獾能依靠咬对方睾丸等技法反杀狮子,狮子也可以一口将它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