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告诫自己,不要过分沉迷于电子产品,网络上的很多都是假的,不要在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们才是真实的。现在互联网上的一切都可以虚拟,什么虚拟偶像、虚拟宠物、甚至还有虚拟的男女朋友。总之没有人们找不到的,也没有人们想不到的。
游戏人生
2000年的时候,美国艺电公司推出一款爆红的游戏——《模拟人生》,玩家可以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并在游戏的背景下生活。这个被玩家操控的角色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市民,想要变成大人物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当然,玩家也可以安于现状,多注重日常生活,与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总之,玩家会在里面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游戏中除了玩家扮演的角色外,还有一些NPC。所谓NPC是游戏中非玩家扮演角色的简称,它们是由程序设计好的,用来推动游戏主线或者支线故事的发展。玩家需要做出一些事情,才会触发NPC的剧情。NPC很死板,只会完成某几项活动,就连和玩家的对话,都是设计好的台词。它们就是一群没有思想的提线木偶,参与这场游戏。
游戏推出后,部分玩家沉迷其中,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玩,他们虽然爱这游戏爱得深沉,但也分得清游戏和自己的现实人生。然而,这款游戏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娱乐,也给一些研究我们世界的科学家一个灵感:我们的世界真的是真实的吗?我们会不会就像游戏里被操控的角色一样?
被设计的地球
为什么太阳系里,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刚刚好,能接收到一定的热量,又不至于被太阳炙烤。再或是,地球进化出了磁场和大气,能够保护最初的生命。是的,一开始人类很傲慢,看不起另外七个星球。
整个太阳系都是一场设计,就像游戏《模拟人生》一样,一开始只是想要设计出生命,随着游戏的进行,这个设计越来越复杂,最后出现了人类的文明。
假设地球真的是被设计出来的一款游戏,设计者是谁呢?宇宙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能量,有很多是人类不知道的。而且很有可能一开始,设计者的目的并不是单单只设计出地球。
大型模拟游戏
玩过游戏的都应该知道,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是照着玩家设计的路线进行的。比如《模拟人生》里有攻略帅哥美女的剧情,很多人会失败,他们总会在一些细节上犯错,从而触发整个剧情线,出现失误。同理,在最初设计之时,设计者并不只是为了设计地球,而是将八个行星都设计了一遍。
历史上的NPC
为了推动人类历史的进展,设计者安插了很多NPC进来。回看历史我们发现,人类每一次巨大的进步的背后总有一些天赋异禀的个体,他们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车轮向前。
达芬奇就相当于整个人类文明游戏里的NPC,他会与历史上的人们沟通,推动历史发展,出发原本设计的发展线,以达到文明设想的高度。所以有人说达芬奇并不算是人类,他的任何一个成就放在个体身上都是无敌的存在,更别提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因此有人认为,人类历史上极端优秀的个体,他们是设计的游戏NPC,用来刺激人类文明的进步。
虚拟世界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是否认为我们生活在虚拟世界时,他语出惊人地说,我们的世界就是类似计算机设计出来的模型,而真实世界的概率不到十亿分之一。虽然马斯克这个人经常满嘴火车跑,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这次他的说法早在很久之前就有科学家提到。
已故的知名天文物理学家霍金,留下过几条预言,其中就有一条:小心人工智能。人们当时不知道,为何他是一个在天文、物理上专攻的科学家,要在他的非领域人工智能上发表意见。现在回想起来,细思极恐。
霍金在很年轻的时候患上了脊椎疾病,慢慢地身体出现了萎缩,他丧失了说话和行动的能力,交流完全靠一台计算机。霍金的主要成就都是在患上疾病之后,此时他的一切研究都是通过计算机发表的,并且他的计算机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在更新换代。
活在当下
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AI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尽管这些年关于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说法越演越烈,可是人类依旧没有放弃研究人工智能的脚步。马斯克虽然在强调我们的虚拟世界,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领域。
很多人都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的,无论它怎样聪明,它的程序是人类书写的,所以人类可以百分之一百控制它,不会发生它取代人类的事情。可是更多科学家却认为,人工智能并非人类的杰作,可以说整个人类的文明与科技,都是更高维度的编程,我们的世界就是编程,就是虚拟的。
人工智能很有可能不是人类主动想要编程,而是编程促使人类编程。这可不是套娃,有可能我们人类就是更高维度的文明生物设计出来的“AI”,然后我们又在这个基础上制造出AI。
算下来,AI是我们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发展出来的,它就是虚拟中的虚拟。很有可能某一天脱离我们这层虚拟,成为与我们平行的设计程序,那么届时人工智能就会与我们呈现竞争关系。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705237137031066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