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奇地球 > 正文

西南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们如何生活,他们的农业发展状况如何,文化又是怎样传播的,这些问题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探索。而这次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高山古城遗址,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对象,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三岔镇赵庵子古城埂。其规模颇为宏大,东西长约750米,宽约500米,总面积达到34.4万平方米。

考古工作者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展开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在高山古城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古人的DNA样本成为了关键的突破点。这里共出土了116具人骨,其中包括成人、儿童和婴儿,未成年人占了较大比例。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生存环境或许颇为艰难。这些人骨是成都平原迄今发现的最早标本,然而,当地的酸性土壤对古代遗物的保存极为不利,能够保存下四千多年前的遗骨,实在是罕见之事。

经过专家们的不懈努力,成功提取了五个古人的DNA样本,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山古城遗址的情况有其特殊性。遗址发掘区的东、西两侧水位较高,古人的遗骸浸泡在地下水中,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得遗骸得以较好地保存。

研究发现,这些古人在死后可能被某种编织物包裹,并以绳子捆绑后进行埋葬。这种独特的埋葬方式,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和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在对古人DNA样本的进一步研究中,研究团队公布了两例父系Y染色体的测定结果。Y染色体作为男性特有的性染色体,在人类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Y染色体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父系遗传的迁徙和扩散模式。

其中,D-Z31591大约形成于5790年前。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男性骨骼,可能与历史上的氐羌等民族存在关联。

目前,D-Z31591支系在中国男性人口中的比例约为0.51%。另一例O-Z25915单倍群形成于6260年前。

Oα – F8在汉藏语系人群中高频出现,与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中上游农业人群在约5400年前的扩张密切相关。O-Z25915支系(包括其下游分支)在全国男性人口中的比例为1.94%。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三星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尽管成功提取的样本数量极为有限,特别是父系样本仅有两个,但这一研究依然为我们揭示了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重要情况

古蜀人的形成与基因构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大约在四千年前,一些农业人群从华北的黄河流域迁徙至四川盆地。

此时的四川盆地西南部,尚有少数西南土著和平文化狩猎古人生活着。农业古人与西南土著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古蜀人。

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农业古人的基因占据了主导地位,约占90%至95%,而西南土著的基因仅占5%至10%。这表明,虽然古蜀人受到了土著文化的一定影响,但他们的主要血统依然源自黄河流域的农业古人。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我们对三星堆人群结构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三星堆人群的结构可能远比我们目前所了解的要复杂得多。

我们不能仅仅依据现有的少量样本就对三星堆人群的结构做出绝对的判断,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更丰富的样本数据来进一步揭示其真实面貌。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会对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4083494222742053

本站文章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已注明出处。 未注明原文出处皆为原创文章,转载同样请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