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奇地球 > 正文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在进化论出现之前,人类坚信生物是不变的,简单来说就是,今天是什么样子,昨天就是什么样子,未来也是什么样子,但是万物总要有个开端,物种为什么会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这是人类一直都在研究的奥秘,有一些人相信进化论的观点,也有一些人不相信进化论的观点,比如说无限猴子定理就是一个著名的概率理论问题。

无限猴子定理也被称为是莎士比亚原理,它能够追溯到20世纪初,这个定理的意思很简单:如果给一群无限数量的猴子提供打字机,并让他们随机敲击键盘,那么在无穷的时间里,它们可能能够输出所有的莎士比亚作品,这个定理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涉及到了概率、无限性和随机性的概念,根据计算机科学定义,一台标准的打字机通常有大约80个可打印字符,如果说每只猴子每秒钟能够进行10次按键操作,我们通过计算概率,加入莎士比亚的作用中有1000000个字符,那么猴子在第一次敲击键盘的时候能够正确输入第一个字符的概率是80分之一,而它们连续输入两个字符的概率是80分之一乘以80分之一。

以此类推,连续n个字符的概率是80分之一^n,当n趋向于无限大的时候,这个概率就接近于零,简单来说就是猴子几乎不可能仅通过敲击键盘来完全准确的复制一个长字符串,在2004年8月4日,电脑模拟的猴子在经过4.21625×10^28个猴年之后,打出了以下内容“

VALENTINE.Ceasetoldor:eFLPOFRjWK78aXzVOw- m)-;8t……”而这胡乱敲打出的前十六个字母,正属于莎士比亚的剧作《维洛那二绅士》的第一行:VALENTINE: Cease to persuade, my loving Proteus.在无限时间内,即使概率非常小,也会发生奇迹。

由于猴子进行的按键操作是无限的,它们有无数次机会来达到目标,因为根据无限猴子定理,猴子最终会产生出所有的可能的文本组合,包括莎士比亚的作品,事实上,无限猴子定律已经被人类在现实中证实了,而人类本身就是定律中的猴子,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这个定律最系统的阐释。在现实生活中,无限猴子定理更类似于猴子们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每一代的坚持不懈都为打出一本《哈姆雷特》而努力,受到“筛选”和“累积”双重作用的影响,那些不符合规则的内容被删除,符合规则的被留下,并成为下一代猴子“打字”的基础。而与此同时,猴子们本身也被生命体的规则筛选着,不利于生存的变异被淘汰,有利于生存的变异被留下。

而人类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如此多的奇迹,也正是基于“无限”时空的筛选,积累,迭代,进化。从0到1,从1到无穷,如果说人类是这定律里的“猴子”,那我们早已打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哈姆雷特》。无限猴子定律教会了我们关于无限的理解,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在上亿的物种当中,人类进化看起来充满了巧合,但是如此渺小的概率不得不让人怀疑,人类的进化真的没有人为干扰吗?地球真的能够很自然的进化出人类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从古至今就流传着很多种传说,在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就在人间徘徊,观赏世间美景。

突然有一天,女娲感觉这世间似乎缺少些什么,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时,女娲恍然大悟,她认为万物缺少生机,于是她想要造就人类,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娲在水池边,抓起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捏成了泥人。这些泥人被女娲放在地上之后就有了生命,后来经过漫长的时间,女娲捏出来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人类就诞生了。除了中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之外,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神话故事,在很久很久之前,上帝创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在这个花园里面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他们分别叫做亚当和夏娃,上帝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吃园中所有的果子,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够吃。

有一天恶魔来到花园,他变成了一条蛇,向夏娃说谎,说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实,她和亚当就会变得和上帝一样聪明,夏娃被骗了,她吃了知善恶树上面的果实,从此之后,他们有了知识,却也知道了罪恶和耻辱,后来上帝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于是将他们赶出了花园,而夏娃和亚当就是人类的祖先,虽然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但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来自于同一个祖先,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命都具备相同的基本生化组织和遗传密码,并且以同样的密码形成同样的氨基酸,这就说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来自于同一个祖先,科学家将这个祖先称为是LUCA。

简单来说就是碳基生命,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地球选择了碳基生命?科学家认为,碳原子是宇宙中非常多的元素,它的原子序号是6,在元素周期表中,以氢原子开始,越往后越难形成,而碳原子在前面,所有形成的条件比较简单,在地球生物中,占比最多的就是氧,但是氧元素无法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氢氧元素组成的水存在,但是水在稳定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作用远远低于碳这种元素,所以科学家将地球生命称为是碳基生命,而且碳原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相信很多学过化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组成分子的结构是原子,而原子之间相互影响需要一种非常特殊的化学键。

这种化学键就是钩子,在一般情况下,拥有钩子数量越多的原子,它能够勾住的原子数量就越多,比如说氢原子只有一个钩子,那么它只能够勾住一个原子,而碳原子有4个钩子,所以碳原子能够同时勾住四个原子,碳原子相互连接形成分子,我们将其称为是有机分子,这种有机分子非常稳定,从而产生了碳基生命,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但是科学家通过DNA分析发现,在人类遗传的DNA中,发现了猿类的DNA,这说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对的,而且人类的基因和动物的基因相似度非常高,人类身体生病的基因百分之75在其它动物身上也能够找到。

准确的说,人类的祖先能够追溯到85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在2500万年前开始区分,一共分为了两种,一种是现在的猴子,另一种成为了古猿,不过古猿在进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分,一种进化为人类,另一种进化为黑猩猩,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黑猩猩和人类的DNA序列相似度高达百分之99,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和黑猩猩来自于同一个祖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基因突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基因突变是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能导致物种的某些特征得到改善或者阻碍,这种突变是通过复制和遗传机制传递给后代的,因此能够在逐代演化中积累。

由于基因突破的随机性,有些突变是有利的,而其它突变可能是不利的,有利的突变将增加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并逐渐在整个种群中传播,不利的突变自然会减少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最终逐渐消亡。这样的进化过程经过了大量时间和多个世代的演化,如尼安德特人就在进化竞争中败给了智人,最终灭绝。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法则,在地球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地球上的生物一共经历了5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对生物的一种选择,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科学家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大陆的转移和剧烈的环境气候变化导致的,它发生在两波不同的浪潮中。

第一个浪潮是包围整个地球的冰河时代,海平面下降,许多陆地物种无法快速适应严酷寒冷的气候,第二次浪潮发生在冰河时代最终结束之时,当时海平面上升很快,无法容纳 足够的氧气来维持在第一波浪潮中幸存下来的物种,所以导致很多生物都灭绝了,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3.75亿年前,这次生物大灭绝导致地球上百分之80的生物都灭绝了,科学家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和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系,大量的海底火山喷发以后,使得海水沸腾,很多海洋生物都会烫死了,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2.5亿年前,科学家认为这些生物大灭绝也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当时有百分之96的生物都灭亡了。

关于这次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说法是大陆漂移说,科学家认为,在这个时期,地球活动非常频繁,而且每一个板块之间的运动相对加速,板块运块会造成火山喷发,海啸等等,由于地球板块运动非常剧烈,所以地球整个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当时很多生物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所以很多生物最终都灭亡了,幸好当时还有百分之4的生物没有灭亡,这百分之4的生物从新进化,慢慢的将地球上的生物繁衍的越来越多,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距今2亿年前,这次生物大灭绝导致地球上百分之76的生物都灭亡了,而当时地球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成为了当时地球上的霸主。

科学家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和地球上含氧量有关系,科学家推测当时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非常多,以至于出现了巨型昆虫,而氧气含量过高也会导致容易发生火灾,但是地球上应该发生严重的火灾,大量的火灾使得当时很多生物都死亡了,最终只留下了少部分生物,而大火燃烧完之后,地球上的氧气含量快速下降,所以地球上的巨型昆虫都消失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这次生物大灭绝导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死亡了,当时地球上的霸主还是恐龙,相信很多人对恐龙都不陌生,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1.6亿年,如果不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可能会一直生存下去,人类就是在恐龙灭绝之后诞生的。

虽然到现在为止,人类还无法解开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真正奥秘,但是根据现在科学家的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应该是由最初的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而生命大爆发的时期发生在寒武纪时期,当时地球上突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目前科学家也正在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一定能够解开生命起源的奥秘,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解开地球上的奥秘,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57065068515426872

本站文章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已注明出处。 未注明原文出处皆为原创文章,转载同样请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